第四十四期fNIRS Journal Club通知2023/8/26, 10am 牛海晶教授

6 sec read

牛海晶教授

在儿童和早期青春期期间,大规模功能网络中的脑信号复杂度(BSC)是如何涌现和演变的,以及是什么因素塑造了这些动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牛海晶教授将分享他们利用静息态近红外技术研究儿童发育的相关工作。

时间:北京时间2023年8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
地点:https://zoom.com (请事先下载并更新Zoom软件)
房间号:837 4638 5706
密码:964010

牛海晶,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人脑复杂网络研究以及基于光生物调节技术的神经调控干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地区组织间合作项目以及军科委创新工作站重点项目。在光学脑成像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神经影像及光学成像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目前为国际近红外光谱协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及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会评专家,Brain science期刊编委。

主讲文章 Jia, Hubbard, Hu, Xu, Dong, Niu, Liu (2023) Intrinsic brain activity i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evelops asymmetrically during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Neuroimage, 120225



写作助手,把中式英语变成专业英文


AI writing papers with real references


Want to receive new post notification? 有新文章通知我

第六十八期fNIRS Journal Club通知2025/12/6, 10am 夏伟力

以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为靶点的间歇性 θ 爆发刺激(iTBS)已成为治疗重度抑郁障碍的成熟方案,但其在刺激过程中及刺激后瞬时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仍不清楚。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夏伟力将分享探讨
Wanling Zhu
13 sec read

第六十七期fNIRS Journal Club视频 肖雅琼教授团队

Youtube: https://youtu.be/c8ei0HMMxHU 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UwMDQyMjcwNA==.html 近年来,越
Wanling Zhu
17 sec read

第六十七期fNIRS Journal Club通知2025/11/1, 10am 肖雅琼教授团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儿童的大脑功能连接异常。但这些异常连接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变化?又是否与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能力有关?深圳理工大学的肖雅琼教授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Wanling Zhu
13 sec rea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